数字赋能低空经济 产教融合仁智互见
2025年3月28日,由吉利控股集团主导,四川省科技青年联合会、吉利学院联袂举办的《数字低空赋能未来,低空经济与产教融合发展》学术论坛,在成都吉利学院成功召开。来自西南石油大学、西南科技大学、成都信息工程大学、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西华大学、吉利学院、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总体工程所、中铁二院、中国民用航空总局第二研究所、中铁成都科学技术研究院、中铁西南院、中国市政工程西南设计院总部有限公司、中航(成都)无人机系统股份有限公司、四川省港航投资集团等200余名专家学者聚集一堂,聚焦低空经济新质生产力发展,分享最新科研成果,共同探讨低空经济的场景应用和发展路径。

王桂琴副校长代表学校向出席论坛活动的来宾、专家学者及师生代表表示热烈欢迎和诚挚感谢。她表示,低空经济在各个领域的广泛应用,为教育与产业协同创新提供了广阔空间,也对人才培养、技术创新提出了更高要求。她希望以论坛为契机,进一步深化校地企协同,聚焦数字低空赋能未来-低空经济与产教融合发展,推动课程内容与技术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抓住低空经济发展的契机,共同推动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
四川省科青联副主席、四川省港投集团副总工陈作强在发言时谈到:低空经济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赛道,正成为全球竞逐的新增长极,四川试点优势突出,期望政行企校各方加强合作,共研关键技术,共建应用场景,共育专业人才,为我省的低空经济发展按下加速键。

吉利学院副校长王桂琴

四川省科技青年联合会副主席陈作强
来自中航(成都)无人机系统股份有限公司的刘海涛副总经理,以《大型无人机低空经济典型应用》为题,分析解读了大型无人机在应急、物流等领域的规模化应用。他认为低空经济是一个融合发展的综合经济形态,既承继了传统通用航空业态,又融合了以无人机为支撑的新型低空生产服务方式。虽然大型无人机有着续航时间长、航程远、可携带多种任务载荷、完成多种任务的优点,成为我国航空救援体系中的重要力量。但同样还是面临着技术与飞行安全、法规与隐私安全和成本效益三大核心挑战,在未来的发展中大型无人机依旧需要技术创新和改革。

中航(成都)无人机系统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刘海涛
吉利沃飞长空科技有限公司科技人力官戴馨女士,从eVTOL国际国内行业发展政策背景、eVTOL应用场景、eVTOL就业趋势三个方面分析了eVTOL在低空经济应急救援、低空文旅、低空出行等商业应用场景的广阔空间和优势特色,从政策、场景与复合型多元化人才三大维度进行了系统梳理。她预言随着无人化、电动化、智能化为技术特征的新型通用航空装备在城市空运、物流配送、应急救援等领域等辐射应用,亟需大量有专业知识和技能且综合素养较高的人才进入这条赛道创业。如果高校能够整合飞行器设计、低空交通管理、通信技术等学科专业及师资队伍,着力培养一大批适应低空领域发展的复合型人才,谁就抢占了人才市场的先机。

吉利沃飞长空科技有限公司科技人力官戴馨
中国民航飞行学院空管学院张强教授,长期致力于低空空域监视技术、民航通信导航监视新技术、空管装备国产化及可靠性等领域的研究。他在分享时谈到:无人机的通信不仅仅体现在遥控操纵方面,还有数据和图像资料的传输方面。智能化是低空经济发展的关键,5G-A/5.5G网络能为低空经济提供强大的通信支持,要发展低空经济,需要构建全国范围的低空交通网络,全面推进低空动态监测网络等软件基础设施建设。

中国民航飞行学院空管学院张强教授
来自中国民用航空总局第二研究所无人机智能交通技术中心的胡鹏研究员针对低空飞行活动逐步呈现的大流量、强耦合、高时变特点,认为传统的“靠人管”的模式难以为继,亟需构建数字化、自主化、协同式的低空交通智能管控服务保障体系,来解决空域精细化水平低,导致“无路飞”、低空态势感知难导致“看不见”、引导控制能力弱导致“管不住”的诸多难题。他提出低空经济要想成为新质生产力的典型代表,必须对基于物理信息融合空间的空域精细化划设方法、空天地一体化无人机态势感知技术、轨迹预测改进算法的无人机航线动态规划这三大技术难题进行技术攻关突破,方能保障低空运行的顺畅高效与安全可靠。

中国民用航空总局第二研究所无人机智能交通技术中心胡鹏研究员
西华大学汽车与交通学院唐立副教授在分享低空经济与产教融合创新思路时谈到,高校是连接产业与教育的桥梁,亦是科技攻关的核心力量,应共建产教研学协同创新平台夯实合作根基,组建联合攻关团队突破产业技术瓶颈,打造精准化培育机制,赋能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培养。

西华大学汽车与交通学院唐立副教授
低空经济作为新质生产力的典型代表,已经超越单一技术迭代,正演变为重塑空域生态、重构产业逻辑的战略性力量,低空经济属于技术密集型经济,对高水平高技能人才需求很大。然而,目前我国低空经济领域的人才储备相对不足,专门人才需要掌握民航、空管、地理、航空、人工智能、空气动力学等多学科知识,培养难度较大,人才短缺已成为制约低空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在吉利学院举办的这场智慧分享活动将开启我省低空经济与产教深度融合的探索之路。